能。
因为整个中国大陆地区,就没有全功率F3赛车,陈向北能从哪里接触?
“可能是向北君提前自学的吧。”
水谷翔帮着解释了一句。
陈向北每天十几个小时的高强度训练,这里面不仅仅包含体能,还有许多跟赛车相关的理论知识。
这也就是为什么,顶级车手能参与到赛车研发工作。别看他们当中很多人好像没有高级文凭,对于汽车工程专业的学识水平,却不会低于一般的工程师。
事实上如果顶级车手愿意的话,获得名牌大学授予的学位,也是件很简单的事情。
就好比陈向北在铃鹿大学挂着赛车工程的学籍,看似“徒有其名”没有去学,真要他去考试也能轻松通过。
当然,陈向北对于空气套件的调校经验,并不在于他这辈子对赛车理论知识的学习,更多还是靠着上辈子的底子。
赛车控制系统会更新换代,从机械升级到电控时代。空气动力学这种基础物理,却不会在短短十几年间发生变化,经验完全可以做到通用。
“变速箱需要密齿比,特别要优化二三档,突出短直道跟低速弯的提速能力。”
“轮胎胎压跟倾角都要调整,优化弯中接触面保持抓地力。”
“降低前悬架硬度,调整减振器的压缩阻尼。”
陈向北喋喋不休通过TR反馈调校方案,并且在这个过程之中,他越来越找到了上辈子的熟悉感觉。
这才是辆真正的方程式赛车,雷诺只能算新手入门的玩具!
“自学能达到这种程度吗?”
奥德托回头朝水谷翔问了一句。
单单一个空气套件调校反馈,他还觉得在接受范围之内。
现在陈向北的反馈项目详细度,已经达到了专业赛车工程师级别。
说句不夸张的话,只要能验证这些调校反馈正确,奥德托觉得陈向北对于赛车的车感,以及对调校的熟练,完全不输于一般的中下游F1车手!
要知道懂得赛车调校跟反馈,哪怕放在F1里面都是非常吃香的技能。意味着你哪怕车技差一些,都能收获顶级车队二号车手,亦或者小车队一号车手的橄榄枝。
就好比前索伯车手博塔斯,他那一手赛车调校跟反馈,就是曾经签订三年长约的基础。
甚至于中国车手周冠羽,最后一年跟他排位赛的巨大差距,传言也是出在赛车调校数据拒绝共享上面。
周冠羽毕竟还是年轻了,调校经验上面玩不过老前辈。
“应该……或许……能吧。”
水谷翔结结巴巴给出回答,他自己现在都不敢确定了。
陈向北这边在全力调校赛车匹配东望洋赛道,其他车队的车手们,很多已经在练习赛中测试性能极限了。
因为参加澳岛格兰披治赛事的车队,大多数都称得上是“地头蛇”级别,他们有着丰富的调校经验跟赛道数据,不需要像陈向北这样从零摸索。
哪怕陈向北拥有着欧洲ART这种老牌强队的调校方案,放在亚洲的TOM’S车队、ST车队、甚至于方俊宇的本土恺飞车队面前都不够看。
要知道强如汉密尔顿、维特尔这种过江龙,携带着奔驰跟宝马青训资源前来参赛,都两度执戟沉沙在东望洋赛道,由此可见街道赛的地利优势有多大。
不过汉密尔顿虽然在03、04两届格兰披治F3中没拿到冠军,但他却是这条赛道最快单圈的保持者,打破了车王舒马赫尘封了十三年的杆位纪录,无愧于后世“刘一圈”的绰号。
圈速为2分09秒873!
此刻的赛事演播厅内,两位解说正在议论着赛道上的练习情况。
由于澳岛特区成立十周年的庆典,这次格兰披治赛事还专门请来了三星体育的F1解说李冰,搭档港岛电视台的本土解说罗轩。
“这一届格兰披治可谓是高手云集,卫冕冠军国本京佑已经开始测试赛车极限了,他上一圈跑出来2分11秒335的成绩,看来对于赛道的适应速度很快。”
李冰称赞了一句卫冕冠军国本京佑,他去年在东望洋赛道的表现非常惊人。
十九岁的年龄第一次参加格兰披治就拿到冠军,放在赛事五十多年的历史中屈指可数,同时国本京佑也是史上第二年轻的冠军得主。
“国本京佑展现出了卫冕冠军的实力,不过去年亚军得主莫他拿的圈速同样很不错,来到了榜单的第三名位置,并且他还没进站调校过。”
“另外我们港岛的车手方俊宇,练习赛圈速排行暂定第六。他直接越过了卡丁车阶段,又仅有一年时间就跑到了德国F3,这份赛车天赋当之无愧‘明日之星’的头衔!”
港岛解说罗峰,特别介绍了方俊宇的成绩跟“明日之星”头衔,语气中充斥着一股骄傲。
如果没有陈向北这样的历史上帝视角,确实现在才十七岁的方俊宇能跑到格兰披治F3,绝对算得上中国车手里面的后起之
第135章 顶级赛车调校天赋(二合一)(2/4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